娱乐八卦

皮肤和内脏的互为表里的关系

Written by Editor

【导读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皮肤既能保护机体,又可以反应人体内在健康变化的状况,所以把皮肤比做人体健康的镜子,一点不错。

(一)心主血脉,其华在面

心主血脉,是指在心气的推动下血液能通过经脉运行于周身皮肤。皮肤得到血液的营养,才能保持其润泽柔韧的特性。若心气旺盛,血脉郁于皮肤,则产生红斑或紫斑,常出现血热证,在许多皮肤病屡见不鲜。又由于心主血脉,皮肤脉络失疏则痛,皮肤脉络血液不充则痒。如心气旺盛,面色红润光泽;心气不足,面色  白无华;心气瘀阻,面色晦暗青紫。故“有其华在面”的说法。

(二)皮肤与肺

肺开窍于鼻

肺主呼吸,鼻是呼吸气出入的通道,所以称“鼻为肺窍”。在皮肤科肺与鼻的关系,主要反映在一些常见皮肤病方面,如酒渣鼻,常因肺胃有热,上薰于鼻所致。因此,在治疗上则以清肺胃热为主。

(三)皮肤与脾

脾主运化,主肌肉

脾为后天之本,是因为机体五脏六腑,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的营养都来源于脾。脾是靠消化饮食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(即脾主运化)来完成的。皮肤(包括肤、革、分肉、肌等)各部分无不依赖脾运化的营养来保证其正常生理功能。脾气健运,气血充足,营养丰富,肌肤得养则韧肌坚;反之,若脾不健运,气血化源不足,不仅导致整个机体抵抗力下隆,而且也会波及肌肤,产生一系列病症。例如硬皮病、红斑狼疮,脾气虚弱就是其主要病因病机之一。另一方面,脾主湿而恶湿,脾气健运,水湿化为津兴而正常输布,也是保证肌肤润泽的重要方面。若脾失健运,水湿停聚,外发肌肤,会产生疱疹类皮肤病,例如湿疹、天疱疮等。

脾主统血

脾有统摄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。脾气充盛,统摄有权,使血液不致溢出经脉之外。若脾气虚衰,失去统摄的功能,血液外溢,郁肌肤则出现瘀斑、紫斑,皮肤科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一例。

(四)皮肤与肝

肝藏血,主疏泄

肝脏既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,又有疏散宣泄的功能,二者有着密切联系。尤其在血液运行方面,肝疏泄功能保持气机的条达舒畅,从而协助心肺脾气共同促使血液畅行不致瘀滞。若情志不遂,或暴怒伤肝,肝气郁结,疏泄失调,气血悖逆,不能上荣于面,则发生黄褐斑。

(五)皮肤与肾

在皮肤与五脏的关系,肾脏致关重要。尤其是皮肤和毛发与肾脏更有密切关系。所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有“皮毛生肾”之说(即皮毛生于肾之意)。兹将肾脏与皮肤、毛发之间的生理机制分述如下:

1、肾与皮肤

在气血的荣养下,皮肤调和柔韧,润泽光滑,腠理致密,玄府宣通。卫气和津液是气血的组成部分,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。而卫气和津液的生化输布,与肾息息相关。

2、肾与毛发

肾者,其华在发,为医者熟知。发为血之余,换句话说就是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。血与精是互为资生的,精足则血旺。肾主藏精,所以发的生机则根于肾气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”,“丈夫八岁肾气实,发长齿更”。因此,发为肾之外候,发的生长与脱落、润泽与枯槁,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。青壮所肾精充沛,毛发光泽。老年人肾气虚衰,毛发变白而脱落。

总之,皮肤的美容与全身健康和营养状况有十分密切的关联,五脏功能的正常与否,在延缓容颜衰老,使皮肤健美,头发秀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About the author

Editor

Leave a Comment